先有免疫损伤,再才有感染发生
2020-02-02 13:40:0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     先有免疫损伤,再才有感染发生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作者:韩少坤

         First immune injury then infection

     “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”,健康运转的机体是不会滋生细菌的。细菌是腐生性代谢生命体,只有当某机体溃烂后才会在溃腐处滋生。

     每一个生物个体都具有过敏性特征,以应对环境的各种刺激,其中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等外界气候因素的刺激,并相应的做出应答反应。但是每一个生物个体的过敏性体征具有差异性,对各种刺激因素的反应性有高低,耐受能力有强弱,在同时遭遇一次寒流后,就会出现有的人会感冒咳嗽,而有的人却不犯病的现象,患病之人就是某种过敏性体质,对该过敏刺激有高致敏性,并产生变态反应,而导致免疫损伤——组织细胞坏死,局部溃烂,尔后滋生细菌。

     免疫反应都是机体对抗原异物的特异性应答反应,正常情况下为生理防御应答,但免疫系统在启动天然免疫应答反应以清除异物(包括病原微生物)的同时,会释放大量的炎性因子,特别是IL-1,TNF-a等恶液质素,引发炎症性反应的过度发生即变态反应,对自身组织造成损害——免疫损伤,俗称炎症,临床表现为红肿痛热及生理功能紊乱,炎症必然导致组织溃乱,溃乱后才有细菌感染发生。

      病毒细菌入侵后,释放一些毒素,引起人体自我免疫损伤,有助于细菌病毒进一步扩大感染规模——这就是侵袭力。攘外必先安内,清热解毒,安定内部环境,阻止细菌病毒进一步扩散。不然细菌病毒就会一步步攻城略地,直至机体衰竭而亡。

      大约不到20%的炎症,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,80%以上不是由于感染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。通常情况下,炎症是有益的,是人体自动的防御反应,但是有的时候,炎症也是有害的,例如对人体自身组织的攻击、发生在结缔组织的炎症等等。

      在炎症过程中,一方面损伤因子直接或间接造成组织和细胞的破坏,另一方面通过炎症充血和渗出反应,以稀释、杀伤和包围损伤因子,同时通过实质和间质细胞的再生使受损的组织得以修复和愈合。因此可以说炎症是损伤和抗损伤的统一过程,但是在这个统一过程中,只要有免疫损伤存在,就会造成组织溃乱,就给了细菌感染的缝隙机会,大量的细菌就会在溃乱的组织中前赴后继地在缝隙部位生生不息。所以抗生素只是一类起辅助治疗作用的药物,它们或许能降低感染微生物的数量,但能否控制感染发生,主要取决于是否有感染缝隙——即免疫损伤导致的组织溃乱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